白城百姓这个小日子过的,说不幸福谁信?!
鹤塔
老城改造——百福花园
这几天降温,尽管天气有些凉,但白城市洮北区教育小区的刘大娘每天都要在家门口站上半天,即将建成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一天天美起来的小区,让刘大娘怎么看都看不够。
“我们小区有20年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这儿可是市区最好的小区之一。但年头久了,小区就不行了,看着就让人闹心。你看看,现在多漂亮。”刘大娘欣慰地说着。
自白城市老城区整体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有关部门对教育小区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新铺装的小区巷道,典雅的凉亭,还有对面拔地而起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让昔日老旧的小区又焕发了青春。
城市景观
拆墙透绿
“小区改造完了,天气暖了,接着还要搞绿化,你等夏天再来,这里就跟花园似的。”周围几个阿姨争先恐后地说着。
张阿姨就盼着老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我们小区面积不大,活动场所有限,要想锻炼身体,就得去市民广场,我爱人腿脚不太好,去不了。如今好了,活动中心建成了,我家门口就有了健身活动场所,平时打打乒乓球、跳跳舞,哪怕聚在一起聊聊天,心情都好。”
一旁的李阿姨插嘴道:“我们家那位抽烟,跟他在家,看他抽烟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有了活动中心,我就和我这些老姐们在一起,可不管他了。”她的话让大家笑个不停,小区改造后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写在了她们每个人的脸上。
市民广场金鱼湖
幸福路与中兴路交会
而对于个体经营者孙黛来说,让她感受最深的,是白城交通环境的变化。孙黛说:“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奔走于白城和长春之间。以前坐火车去长春太慢了,得5个小时左右,列车还经常晚点,当天根本就赶不回来。要是开车走高速,白天还行,开夜车我就力不从心了,又累又危险,可没办法啊。今年8月,咱们也通动车了,到长春不到3小时,一天之间,可以在白城和长春之间赶个来回,太方便了。”
退休机关干部李勇对此也感同身受,今年3月31日,白城长安机场通航,让他激动不已。“我们白城终于有了民航,这么多年,可算圆了白城人的梦,不容易啊!”
因为机场通航,李勇做了个“过格”的举动,买了两张机票,和老伴坐飞机去了趟天津。提起这事,他老伴哭笑不得:“我们家在天津没亲戚,最近也根本没有到天津旅游的打算,可突然有一天他就拿回家两张飞机票,说要去天津。我问他,去天津干啥?猜他咋说?他说,就为坐趟白城航线的飞机。”
听老伴责备他,李勇也笑了:“我其实就是为庆祝一下。”他颇为自豪地说:“有了民航,白城就能构架起‘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打通一条交通枢纽型城市的‘快车道’,融入长吉图经济圈,走向京、津、冀经济带……白城高速发展的时代来了,未来会一天比一天更好,我们也会一天比一天幸福……”
作者:贾涤非
摄影:李晓明 张殿文 马彬 刘冠男
编辑:马贺
交出温暖民生答卷 扮靓百姓美好生活——我市民生建设成果综述
一种怎样的力量,凝聚起鹤乡人的奋进之心,向着通往全国文明城市的美好目标携手前行?
一份怎样的情怀,既牵系科尔沁草原上这座明珠城市的发展大计,又承担起持续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使命,让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落地开花?
答案就在这里——翻阅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实事”已成为“固定章节”和“必修科目”,让每一个白城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
高质量投入 为民生“加码”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近年来,我市统筹老城新区一体发展,着力彰显“疏朗通透、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特色,改变城市面貌,增添城市魅力,从外到内,既美化了城市的“面子”,又夯实了城市的“里子”,实现“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推动了老城区环境、功能提质升级,让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加快城市更新,抓好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完成“一城一网”互联互通工程和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旧址修复和文物展陈工作,积极推进城四家子古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统筹抓好辽金双塔保护;
谋划引水入城、滨河公路改造工程,森林公园人工湖改造、环湖步道建设等工程开工,中水回用、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个,栽植、补植绿篱街路19条,主次干道、街角游园等景观绿化得到提升;
完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打造运河公园、鹤鸣湖、东湖湿地、青山草场环城生态景观带,拉大城市框架、增添生态底色,打造 “城市绿核”,构建“多点支撑、生态融城”的空间格局;
启动城市体检工作,完善具有白城特点的指标体系。落实街路长制,全面实现主次街道网格化、实名化管理。接续开展露天市场等“十大集中整治行动”、背街小巷等“十大专项提升行动”。坚持“走遍白城”,完善街路长制,加强“马路办公”,一体化运维管理市政基础设施,抓好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示范小区建设。推进物业治理三年行动,推广“红心物业”模式,确保弃管小区“清零”。针对城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拥堵问题,主动谋划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创新“城管+大数据”模式,促进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一个接着一个的大手笔建设与投入,既指向群众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又瞄准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不断满足新需要,时刻回应新期盼,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标尺。
高质量惠民 为幸福“加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方位振兴的稳定之基,民生质量持续改善。
这是一项不平凡的事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业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兜牢群众基本生活。落实社会保险“降缓返补扩”政策,惠及企业5900余户、职工1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38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万人。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实施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项目,曜阳医养中心试运营;谋划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现已开工1所,建成全省唯一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与吉大二院合作提升白城中心医院三甲创建能力,白城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创新推行安全生产“必查”工作机制,代表全省接受国家安全生产考核。深化“平安白城”建设,圆满完成重要会事期间安保维稳工作任务,成为全省唯一未发生进京集体访、到非接待场所上访的地区。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问题导向,下决心向历史遗留问题开刀,围绕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养老等民事,始终坚持民生“接力赛”,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高质量嬗变 为生活“加温”
民之所盼,政之所变。“变”,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
——医疗体验“变”好了。
“民以食为天,人以病为患”,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医保的需求和渴望,医疗保险工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我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扩面参保工作力度,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困难群体保障服务和社会救助,强化动态监测,做到应保尽保。加快白城中医院异地新建,严格按照时限推进。紧盯白城中心医院三甲创建,积极对接省里评审工作,及时申报。开展好“爱心圆梦大学”“红十字救助肿瘤患者”“小天使基金”等关爱行动,充分发挥慈善救助的重要补充作用……为了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不再贵,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医得好病,我市从全面深化医改,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拓展多层次医联体和医共体,打造“健康白城”,加快建设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社区等方面,精心谋划,多措并举,逐一破解百姓医疗“大难题”。
“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提供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就是建立健全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白城,筑牢了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就业岗位“变”多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百姓拥有稳定的收入渠道,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保证。
以全民创业促就业为主线,结合稳增长的政策措施,重点帮助就业容量大、困难比较突出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恢复活力,切实提高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搭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平台,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力争今年11月底前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目标……几年来,我市围绕促进就业的实质性工作一项接一项,白城人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变化和获得感的背后,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担当作为,凝聚了市委、市政府的为民情怀,彰显了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农民的腰包“变”鼓了。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乡村振兴,时不我待。改善民生,归根到底要彻底脱贫致富。
继5个县(市、区)全部摘帽、38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之后,白城发扬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的精神,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机遇,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乡村振兴工作载体,从整体上提升质量和水平。实施巩固提升、产业振兴、乡村建设、文化兴村、党建引领“五大行动”,49项具体任务全部启动;建立“四网一点”动态监测体系,继续开展“三帮扶一推动”活动。实施“增收计划”,村级光伏电站今年以来实现收益6581万元,庭院经济规模达到25万户、23万亩;“智医助理”系统全部投入运行,累计接诊16.6万人;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56万亩,推广落实保护性耕作676万亩,全市在建盐碱地治理项目48个、总规模41万亩;坚持“四化”举措,启动实施“11252”工程,全市肉牛养殖量达到50.8万头,进入扩量与提质同步加速的“快车道”;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行动,对照“九有六无”标准和“五个全覆盖”要求,通过“干净人家”评比、“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孝老餐厅”建设等载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高质量完成84个省级示范村创建任务……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百姓为上,民事为先。好事顺着民心办,实事围着发展干,我市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民生、惠及民生,成为鹤乡大地奏响的最强音,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幸福民生画卷。(记者 倪小玲 翟向东)
相关问答
白城 市发展前景?“十四五”开局起步,白城坚持继承延续、拓展提升,确定了打造区域中心城、生态经济先导区、乡村振兴创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一城三区”的新目标、新定位。相...
考公务员怎么样?近些年就业压力增大,体制内的工作都是收到追捧的,尤其是公务员岗位,属于行政编制,性价比比较高,是就业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女生。现在目前考公务员是跟普遍...您...
中国哪里的房价最便宜?-幸福里问答房子是用来住的,是给老百姓住的,是给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住的。如果失去了这个根本原则,房子便是空中楼阁,将一文不值!房子是用来住的,是给老百...
中国哪里的房价最便宜?-幸福里问答内蒙古房价应该很便宜吧,原来不是还出现空城嘛,还有大多是蒙古包。
吉林省小区什么时候解封?感谢邀请回答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看吉林省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和控制情况。新增病例数量的多少来看待这个问题。随着吉林省各种重点企业的复工,城...
白城 一村遭龙卷风袭击,土龙冲天而起,随后又降直径2厘米冰雹,大地瞬间变白,村民:种点秧全完了, 你怎么看?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应该有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恶劣天气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并不可怕、我们做好防范即可,只要不伤到人,把受损降到...
花生米现在市场如何?什么价格?花生米,价格要高于花生很多。现在临近春节,它的价格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趋势呢?在农村市场,很多人会选择买花生来剥花生米。这样的现象在农村是比较普遍,花生...
您好我想问一下民事纠纷一半找哪个部门解决-找法网找法网咨询顾问可以找公安机关调解处理。民事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四种:协议、调解、仲裁以及诉讼,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选择。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
吉林这么美,你会去看看吗?历史文化编辑地方风俗东北大秧歌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
中国哪里的房价最便宜?-幸福里问答内蒙古房价应该很便宜吧,原来不是还出现空城嘛,还有大多是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