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民生建设综述 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为民利民便民 百姓更有“获得感”
9月25日,市民们期待已久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试运行。在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公共交通服务的同时,为邯郸市再添亮丽新名片。
作为三大市民工程之一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是邯郸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民生工程不放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加政府投入,将发展成果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上,绘就了一幅幸福的“民生画卷”。
以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为突破口——三大市民工程让市民生活简单到“家”以为民、利民、便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邯郸市研究确定实施市民网、市民卡、市民车三大市民工程。这是邯郸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不用跑公安局,在家就能排号预约护照办理;不必再奔波于各大机关单位,鼠标轻轻一点,企业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就能排上办理日程。这是市民网为我们描述的愿景。
“只需登录市民网就可完成多个职能部门的业务操作。像水电煤、医保社保、公积金、办证办事、交通违章等等这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注册用户能够在市民网上‘一网打尽’。”市民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市政务服务中心管委会网络技术中心主任李朔告诉记者,市民网是依托现有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的便民服务平台。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目前市民网主题建设完成,横向联网取得突破,纵向贯通已见成效。147个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可在网上办理,1393项公共服务事项已在网上运行。从7月15日市民网开通试运行至今,网站访问量已达4.2万余人次,单日最大访问量近千人次。
如果说市民网能够让市民足不出户将市政服务“一网打尽”,那么市民卡则是一张卡能顶N张卡,涵盖公共服务、商业、金融、交通等公务服务功能,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市民卡是依托邯郸市原有居民卡项目的建设基础,整合水电、公交、煤气、医疗、旅游等系统资源,打破部门利益、门槛限制,实现后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逐步取代,最终实现市民卡‘一卡通’的目标。”市居民卡服务中心负责人郝东亮告诉记者,邯郸市致力于将市民卡打造成邯郸市政民互动的连心卡、市民生活的贴心卡和智慧邯郸的新名片。
“市民车是邯郸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简称。”市交运局副局长尹向东说,按照实施方案,拟定首批建设规模为100个存取点、3000辆车。覆盖范围为东起秦皇大街,西至西环路,北起北环路,南至南湖公园。收费标准拟定为1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根据使用时间长短另行收费。
据介绍,两到三公里的路程内,无论从时间还是费用上来说,私家车、公交车都不如自行车方便。发展公共自行车服务,并与公共交通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扩展公共交通服务范围,形成“公共自行车+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的出行模式,为广大市民日常通勤和出行提供接驳便利。
业内人士表示,自行车交通是城市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城市近距离交通出行的主要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的“一公里”问题。
西部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年内解决9.5万人“喝水”难题
由于地处太行山贫水带,不仅缺少地表水,地下水、岩隙水也十分匮乏,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长期困扰着西部山区农村群众的安全饮水。如果连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障,何谈生产致富?!加快解决“喝水”问题,是切实解决西部山区饮水困难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为切实解决西部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去年市委八届六次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西部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把解决西部山区115个村、9.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列为2015年邯郸市7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予以攻坚。今年2月7日全市重点工作部署会上,市委书记高宏志再次强调在“水”的问题上,要着力解决好西部山区农村饮水问题。
水利部门对115个村饮水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梳理和现场踏勘,编制了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提高集中供水程度的规划思路,采取打井、铺设管线、建蓄水池、增添扬水设备等措施,因地制宜建设饮水工程,合理选择工程类型、规模及标准,整村推进。
武安市马庄乡宋家井村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有井村了。“宋家井名字里虽然有个井字,可那说的是盼着村里有口井。要不是如今党的政策好,这井还在梦里哩!”村民宋来廷告诉记者,井里打出水那天,高兴得我花了三块钱买了个礼炮专门来井边儿放。
“试水那天可是开够四十八小时,水刚出来那会直线距离得有两米五。村民们跟看热闹似的,高兴毁了都。”村支书宋喜林告诉记者,都说武安人富,可俺们村可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虽说提起宋家井村和武安,大家都是一个“耶”字,可那个音调和语气下的意思却是截然不同的。如今有水了,大家也就有盼头儿了。搞养殖的琢磨着扩大规模,有些有门路的都开始打算种大棚菜了。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截至目前,全市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5个村已全部开工建设,102个村已完成建设任务,改善了8.18万人的饮水条件。共新打机井6眼,配套机井46眼,建成蓄水池86座,供水点234处,铺设饮水管网65.7万余米。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帮一”为群众提供“造血式”帮扶
“志向就像俺亲兄弟一样亲,俺家啥事他都管。今年养鸭子不但有了收入,心情好了,我的病也好了一多半,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好政策,给俺派来这样的好干部。”邯郸县尚璧镇中亓固村村民申树英说的“志向兄弟”,是市政府督查室综合协调处处长张志向。
2013年全市开展的“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把张志向和申树英联系在了一起。考虑到申树英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单靠给点救济、补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张志向便为申树英制定了“造血式”帮扶计划,还帮他垫资金、跑贷款,建起养鸭棚,帮忙销售鸭蛋。经过近两年的帮扶,到2014年底,申树英养鸭挣了7万多元,摘掉了“穷帽”。
在邯郸市,像这样真情帮民富的例子举不胜举。自2013年3月份开始,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出发点,以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补齐短板、带领贫困户共同富裕为落脚点的“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迅速在全市推开。
活动中,邯郸市把提升致富能力、增强致富本领作为重点,既“输血”更“造血”,引导困难群众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送去各类慰问品、慰问金约四千余万元;通过争取政策性资金、帮助协调小额贷款等,全市共为困难群众协调各类项目资金两千余万元;各级帮扶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组织家庭养殖、中药材种植等技术培训,以及服装加工、汽车维修、电气焊等就业技能培训,已累计培训四万人次;已有3597户困难家庭达到脱贫标准。
两年来,“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共安排2.9万名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向基层,基本实现了公务员队伍全覆盖。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帮一”的帮扶对象也由最初的“贫困线以下、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和基础、能够正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因能力、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因素制约,或因病、因灾等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扩大到能力更弱的“六类对象”,包括城乡困难户、农村五保户、生活困难的城乡老复员退伍军人、贫困散居孤儿和贫困失能老人、扶贫对象和困难职工,使需要帮扶的对象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使得帮扶活动更具普惠性。
警网+天网+民网——“天罗地网”提升群众安全感
9月18日,巡警支队通过空中视频巡控与地面实兵巡逻有机结合,抓获一名飞车抢夺犯罪嫌疑人,破案6起,其中抢夺案3起、掂包案3起。
这主要得益于邯郸市围绕平安邯郸建设打造的“天罗地网”--警网+天网+民网。
平安邯郸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按照“警察全域覆盖、监控全面通联、警种全员参与、社会各界全力支持”的“四全”要求,邯郸市以“零容忍”的态度抓社会治安防控--构筑警网、织密天网、建设民网。
所谓“警网”,即深化“网格化”巡防体系建设。以1.5平方公里为基准,按照“白天一公里见警车,夜间一刻钟见警灯”标准,将主城区划分为87个巡区和22个巡段,开展24小时全天候巡逻,做到群众报案速接速动、违法犯罪即露即打。“天网”即依托技术力量,在全市街道巷口、重点部位、城区制高点设置视频监控点、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装置,实现主城区街道路口、城区出入口、治安复杂区域、人员密集区域及重点部位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视频监控,打造“分组管理、云端存储、扩展灵活、安全稳定”的城市视频监控体系。“民网”主要是积极发挥群众作用,加强群防群治和社会协同,形成整体防控合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发案。“三网合一”形成的“天罗地网”,有效震慑了犯罪。
自2013年4月份以来,邯郸市以市主城区和各县(市)城区为重点,深入推进“警网”、“天网”和“民网”有机结合的社会治安巡控体系。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刑事发案特别是“两抢一盗”案件大幅度下降。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刑事案件特别是“两抢”案件的发案在去年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2015年上半年,全市刑事发案同比又下降12.5%,其中“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18.01%。(记者任琳娟)
120多年前的邯郸,只是有77万人口的小县
河青新闻网讯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邯郸古城的故事。
邯郸是古城,这一点没错,战国时代,邯郸是赵国都城,这种繁盛也一直持续到了汉朝时期,当时的邯郸曾是五都之一。到了东汉灭亡后,冀南地域的经济、政治中心经历了一个从邯郸到邺城再到大名府转移的过程。一直到了清朝晚期时,邯郸还只是广平府下辖的一个普通县。
根据《邯郸县志·行政志》的记录,同治初年时,邯郸县的人口只有区区6.07万人,到了光绪年间,人口数也才增长到了7.7万多人。这其中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农业和普通手工业者,从事商业的人只有区区1000多人。
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邯郸县周边区域土壤肥力不足,发展农业生产只能是靠天吃饭。当年在这里当县官的官员就曾吐槽说,该县东边多沙土质土地,西边又靠着山地,加上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又容易导致旱灾,所以本地搞农业生产很难让百姓富足。
而且,邯郸县周边经过几条大道,百姓接待任务重,这又加剧了百姓负担。本地百姓除了种一点棉花、芝麻、花生这样的经济作物外剩下的只能种麦子、谷子、高粱和玉米来充饥。因为粮食产量低,邯郸的百姓能填饱自己肚子就不错了,很难拿出东西到市场上销售。这也就造成了本地经济凋敝、产业落后的情况。
到了1906年,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邯郸成了其中一站,这座老县城的发展才迎来了新的契机。
到了1915年,邯郸站的年货运量只有11000公斤,旅客人数只有28000多人,这也是邯郸经济体量小的一个侧面证明。到了后来随着黄粱梦和马头车站的建设以及水运的发展,邯郸的经济才走向了活跃期。
一方面,三个车站形成了完备的运输体系,加上到大名和长治、临清的公路竣工,让这座城市的交通条件更为便利。另一方面,经滏阳河过运河再到天津的水运也比较畅通,促进了地域经济交流。
就这样,邯郸城逐渐兴起,而大名府因为地处津浦路和京汉路之间的尴尬位置而变得衰落。特别是运河运输方式的逐渐落伍,让大名、临清等一批城市走向了衰落期。而邯郸城的近代面粉工厂出现,他们抓住了京汉铁路的抓手逐渐得到了发展。
再加上1945年邯郸解放后,作为连接两大解放区的重镇,这座城市成了冀南军区诸多机关的驻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正式的邯郸市,这也为邯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到1949年时,邯郸已经是专区行署的驻地,成了准地级市一级的城市。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今日头条搜索“青史观”查看更多内容。
文并编/河青新闻网编辑郭会哲|频道主编李若星|频道监制李默涵
相关问答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邯郸百姓网 武安二手大货车,邯郸二手车市场[最佳回答]1,邯郸二手车市场光明南大街2,邯郸现在二手解放前四后八多少钱2年或3年的都行2007年车况较好。现在的一台要8万多3,96米前四后八高护栏大货车价格怎...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
三线城市 邯郸 房子还能买吗?邯郸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幸福里问答其实房地产企业没挣多少钱,原因有二,其一地方政府高价卖地,银行又控制贷款,部分小房企从民间借贷利息又高于银行,不是烂尾就是增加成本。其二售楼部...